“小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何以引发争议?
发布时间:2022-07-06 09:24:14 作者:单栗 点击:197 【 字体:大 中 小 】
▲枣庄市市中区某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摘花生。资料图。图/新华社
小学都有毕业论文答辩了?
据报道,7月3日,昆明市北清实验学校举行了一场小学生论文答辩会,这也是云南省首家开展小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会的学校。论文答辩内容包含“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短视频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国女子服饰变迁探讨”“秦始皇的功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话题似乎都有些“超纲”,甚至从相关视频看,参加答辩的学生,都是脱稿。
其实,这些属于小学生项目化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汇报、展示会,由学生上台陈述研究型学习成果,并不是真正的毕业论文答辩。把小课题研究汇报、展示会“命名”为毕业论文答辩会,恐怕只是借用“毕业论文答辩”这个概念,搞创新噱头、成果包装。
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该校组织的,实际上就是这类研究型、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顾名思义,强调学生在体验、探究中学习。小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更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说,要教会其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而不是强调做出怎样的研究成果。为此,学校老师布置的“研究课题”,应当契合学科教学要求与小学生的能力;追求的教学成果,应当是学生的具体体验过程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重庆某小学的冰雪运动体育课上,孩子们正在练习旱地滑雪。图/新华社
而反观这所学校组织的“小课题研究”,有的本身并不是“小课题”,反而有些大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短视频对小学生的影响”,这是适合小学生完成的,譬如可结合生态环保教育课程学习,或者围绕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来开展研讨。但“中国女子服饰变迁探讨”“秦始皇的功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按小学生的能力恐难以完成,也难怪有网友质疑“题目超纲”“过于成人化”,甚至很可能是家长帮完成的。
如果题目过大,超出了小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能力,这就并非踏踏实实做教育教学改革,甚至还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此外,这样的“小课题研究”,也很可能与实施“双减”、破除“内卷”大方向不符。
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意识,但创新不是搞噱头,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学习需要展开,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对于小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走好第一步,扣好“第一颗扣子”很重要。学校教师要投入精力,研究怎样开展适合小学生的有效的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并探索建立评价学生能力进步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由此而言,学校不妨放一放“高大上”的研究课题,摆脱急于展示学校研究型学习、创新教育成效的心态,如此,才能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教学成果”的表演者。


60后的他们,能成为下一个“王心凌”?


提前奉上,不出郑州赏秋指南


8个“不得” 民营环保企业获政策力挺


民营环境企业相继跌倒 政策扶持能否妙手回春?


河南博苑新乡律师事务所: “电话扫街”听民意 “服务问需”解民忧


高通胀让美国民众深受其害 美高管:“很多人的美国梦将破碎”


法国摄影师Patrick Demarchelier去世 曾为无数明星与超模拍摄


一蔚来ES8地库撞穿墙 蔚来回应


比成都火辣、比长沙够味,它是中国最好吃的城市NO.1,你去过吗?


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现代医院与健康管理专委会“送健康活动暨健康管理中心揭牌仪式”在我院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