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社会热点

多地优化防疫措施对经济影响几何?专家给出这些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2-12-07 08:21:40 作者:吕浩龙 点击:243 【 字体:

随着近期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中国经济或将逐步走出疫情的不利影响。

连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山东、浙江等地接连发布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包括不再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

市场普遍认为,2023年外需走弱,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边际下降,基建投资增速将高位回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仍有拖累。在此背景下,消费需求的恢复对经济增长尤为关键,而消费与防疫政策直接相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等6名学者撰写的《关于放开经济活动的建议》一文中提到,我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科学防疫,让社会经济生活回归正轨,将极大地提振各方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如果措施得力,我国经济将重新步入复苏轨道、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全面放开并不意味着经济快速反弹

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致病性呈现减弱趋势,加之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为优化疫情防控提供了契机。

近期,各部门、各地方正在积极调整,多地宣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涉及核酸检测、出行、购药等多方面。北京、深圳、上海、武汉、南昌、郑州等地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一些公共场所扫码后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与此同时,多地陆续取消跨区域流动“三天三检”。12月5日晚,三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称,即日起,对省外来(返)三亚人员不再实施分类管理。此前4日,山东省发布《我省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措施》,取消交通场站、港口码头、高速卡口等场所强制性核酸检测“落地检”要求,继续提供“愿检尽检”服务。

渣打银行中国和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日前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上表示,“二十条”的推出是一个方向性的变化,虽然可能在执行中会有一些反复,但逐步放开势不可挡。背后动因包括老百姓面临就业、收入压力,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财政也面临收支和债务压力,社会层面还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压力。

但全面放开并不意味着经济快速反弹。根据高盛对其他文化相近、先前疫情防控政策也较严的东亚经济体的梳理,在奥密克戎出现后,政策几无限制,但人员流动仍明显减少。这是因为刚刚放开时,大家可能不想被感染或周围感染的人非常多,会自觉减少流动,私人部门的消费负增长,但是在放开后的第二个季度消费出现明显反弹。

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带来经济活动的减弱,但从长远来看,疫情对经济活动的扰动和抑制逐步减弱,经济将回归常态化运行。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进行防疫措施的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是积极的、深刻的、长远的,不论是对生产、消费、投资、外贸,还是对人们的心理信心,甚至对经济的预期等,都会产生积极而又重大的影响和变化。

宋向清表示,餐饮、旅游、住宿等服务业将会迎来复苏,市场需求得到有效提振,企业复工复产有利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外贸外资得以恢复,尤其是经济的常态化运行,会极大增强大家的信心,进一步强化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明年经济走势如何

2022年面对乌克兰危机、疫情多发散发、房地产市场下行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稳经济的政策力度,经济增长触底回升,但恢复程度总体偏弱。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步入内外需增长动能转换期,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或将有所改善,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将较2022年有所回升。但回升的幅度取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以及国内市场需求和信心的修复程度。

中金基于疫情对经济影响程度的不同,对2023年经济走势作出两种情景的预测。一种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内生动能显著复苏的可能性偏低,前期积累的储蓄难以大幅转化为需求,全年GDP增速在5.2%左右;另一种情景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显著下降,经济内生复苏动力比较强,企业和家庭观望情绪可能大幅减退,投资和消费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反弹,预计2023年GDP增速或提升至6.7%。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认为,明年我国经济的合理增长区间应为6%~7%。这个区间意味着在今年较低的增长基数上明年经济明显恢复,今明两年平均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和2020~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持平。也就是说,剔除基数效应后的真实经济增长稳住了,有助于稳市场主体预期和保就业。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日前公开表示,如果2023年上半年能够大步或者全面摆脱疫情冲击的影响,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实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加大力度,稳预期、稳信心见到成效,实际增速可能更高一些,应力争2022~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左右。这既是当下稳增长的迫切要求,更是落实二十大精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长期增长目标必须率先迈出的关键步伐。应当加快在社会共识、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创造相关有利条件。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你的信息正在成为黑客窃取的“盘中餐”

你的信息正在成为黑客窃取的“盘中餐”
酒店用户资料成为黑客窃取勒索的“盘中餐”。▲01近年不少黑客瞄准酒店集团发动攻击,总部位于英国的洲际酒店集团(IHG)最近就成为新的“受害者”。攻击洲际酒店集团的黑客告诉外媒,他们对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假日酒店(Holiday Inn)品牌进行了一次破坏性的网络攻击,目的则是“为了好玩”。这对情侣黑客称来自越南,他们利用...

地产债再现异动,有债券单日跌幅超52%

地产债再现异动,有债券单日跌幅超52%
在房地产个体信用风险仍未全部出清的背景下,多只地产债再次大跌。10月18日,多只地产债大幅下跌。截至交易所债券市场收盘,“21金地04”跌超52%,“21金地03”跌超28%,盘中二次临时停牌;“21金地01”跌超20%,盘中临时停牌;“19碧地02”跌超16%,“16金地02”跌超13%,“20金地01”跌逾...

国庆小长假:你是周边本地游还是拼假去远方?

国庆小长假:你是周边本地游还是拼假去远方?
9月19日,成都多个景区、景点、博物馆、文旅项目迎来了逐步开放;9月20日,因疫情停摆一个多月后,海南三亚景区、酒店、免税店陆续恢复营业……距离国庆假期不足10天,国内多个地区陆续“解封”,而根据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消息,随着假期的临近,各地旅游热度持续看涨。一切似乎都在往向好的方向发展。国庆黄金周将是下...

糖尿病还伤大脑?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可能加速脑功能衰退

糖尿病还伤大脑?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可能加速脑功能衰退
据《华盛顿邮报》6月7日讯息,国际权威期刊《eLife》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大脑的衰老速度似乎比正常人快26%。该项研究发表于5月24日,第一作者是来自美国石溪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Botond Antal教授。研究人员对20314 名50岁-80 岁的人群分别进行脑部扫描、脑功能测试和数据统计,比较了患有和未...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全文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全文
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特此公告。 附件:第二次全国...

华尔街日报:俄乌开打粮价看涨 “中国准备最充分”

华尔街日报:俄乌开打粮价看涨 “中国准备最充分”
俄乌冲突影响乌克春耕,引发国际粮价动荡。面对即将到来的粮价高涨,《华尔街日报》3月26日刊文分析称,从全球水平来看,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有足够的粮食库存,可以应对乌克兰战争造成的粮食短缺。《华尔街日报》称,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中国当下拥有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持有全球一半的小...

严查假证!人社部开展“山寨职业证书”专项治理

严查假证!人社部开展“山寨职业证书”专项治理
记者17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该部门近日印发通知,对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专项治理。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机构和单位以新职业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名义,随意举办培训、评价、发证活动,乱收费...

“数字+”加速解锁应用新场景

“数字+”加速解锁应用新场景
日前,小朋友们在北京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与“体感机器人”互动。陈晓根摄(人民视觉)3月15日,浙江义乌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开幕式在线上举行。龚献明摄(人民视觉)2月19日,工人在江西省赣州经开区同兴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加工智能穿戴设备。朱海鹏摄(人民视觉)2月16日,在甘肃...

安徽改名“最失败”的城市 已经逆袭成为新一代“赌城”!

安徽改名“最失败”的城市 已经逆袭成为新一代“赌城”!
大概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安徽改名最失败的地方不是合肥,而是这里!》,引发了大家的广泛热议,有网友留言说:不同意!、最失败的还是合肥!确实,在每个调侃中国那些改名失败的榜单里,合肥必是绕不开的那一个,甚至是呼声最高的那个。很多人认为合肥这个名字有点土,例如,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的合肥人许嵩有...

对话两上热搜的“小区裸背拍照”女子:当时衣着并不暴露 致歉非炒作

对话两上热搜的“小区裸背拍照”女子:当时衣着并不暴露 致歉非炒作
最近,杭州网红程儿(网名)两次上了热搜。第一次是因为被媒体报道“裸背拍照引宝妈担心”,第二次则是她为此向举报她的宝妈道歉。3月30日下午,程儿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是个自媒体博主,有几十万粉丝,她也希望自己“红”,但因为拍照两上热搜是她没想到的。有不少网友支持她,认为她没必要道歉,但她觉得毕竟给别人造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