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社会热点

中科院也受不了知网的涨价?没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2-04-19 09:06:17 作者:单栗 点击:485 【 字体:

中新财经4月19日电(记者 宋宇晟)知网又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涨价”。

微博截图

微博截图

因涨价停用知网?

此事起因是“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近日在社交媒体流传。

红星新闻报道称,疑似“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于4月8日发布通知称,“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

红星新闻报道截图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中国证券报、红星新闻等媒体求证,中科院停用知网数据库属实;但知网方面回应中新经纬称,上述消息“不属实”。

不管怎样,此事之所以引发关注,与过往知网的涨价行为关系密切。加之去年退休教授赵德馨诉知网获赔70多万,中科院与知网之间的问题更引人注目。

高校与知网之间的博弈其实由来已久。

去年即有报道梳理,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暂停使用知网,停用原因均为知网涨价过高,无法和学校达成使用协议。

其中包括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停用知网原因均与续订价格上涨有关。

例如,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曾宣布停用知网。同年,北京大学官网上也贴出了知网将停用的通知,理由是“数据库商涨价过高”。

降价还是涨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1年年末知网侵权案引发广泛关注后,知网下调了硕博士学位论文下载价格。其中,硕士学位论文每本下载价格从15元下调至7.5元,下降50%;博士学位论文每本下载价格从25元下调至9.5元,下降62%。

知网截图

知网截图

刚刚降价,又被媒体曝出涨价。其中是否存在矛盾?

事实上,绝大多数高校师生并未直接向知网“买”论文,而是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向知网交包库订购费后供师生使用。

多位不同高校师生向记者证实,其所在高校付给知网的包库订购费“几乎每年都会上涨”。

记者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查阅高校、科研院所采购知网数据库的成交公告。其价格存在较大差别。比如,此前曾宣布停用知网的武汉理工大学,今年采购知网数据库花了127.85万元;北京语言大学只有65.45万元;清华大学则有188.03万元。

网页截图

截图自中国政府采购网

知网何以涨价?

也就是说,虽然知网下调了硕博学位论文的下载单价,但并没有信息证实,高校、科研院所的包库费用也因此下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今年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知网与入编期刊及其作者关系十论——从赵德馨教授诉中国知网侵权案说起》的文章,其中披露了知网的“销售模式”。

文章写到,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基本都是以包库方式购买本单位需要的知网相关数据库,学者个人在校园网等单位内部网下载知网文献是无需付费的(因为单位已统一买单了)。

文章还称,包库是销售的主要方式,但每个包库用户当年下载总量无疑会成为下一年知网与该包库用户间谈价的基础。

也就是说,高校、科研院所所付包库订购费的上涨或下降,与包库用户当年下载总量有关。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知网因几乎收尽国内学术文献,确实形成了其“优势”。一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学术文献的使用方法与传播方式;另一方面,这样的“优势”当然也会成为其议价时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问题是,依靠学术文献屡屡涨价的知网,还能走多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我在字节做乙方:用日活评判企业软件 跟95后打行业

我在字节做乙方:用日活评判企业软件 跟95后打行业
原标题:我在字节做乙方作为一家典型的消费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在切入企业级业务时,不可避免地碰到了过往经验无法复制的苦恼。企业级业务是个苦活。与消费互联网坐在办公室里,靠算法和产品就把钱挣了不同,企业级业务要跑行业、下工厂,是十足的乙方,还不挣钱。文|石兆几年前,一批从事企业软件、云计算、行业数字化的...

两周年丨长江大保护长三角区域建设纪实

两周年丨长江大保护长三角区域建设纪实
2018年4月26日,总书记在武汉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严肃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的不轻。三峡集团生于长江、长于长江,其自身发展与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休戚相关...

芝麻油 美食“催化剂”咋用更安全?

芝麻油 美食“催化剂”咋用更安全?
拌菜调馅,芝麻油是大多数家庭离不开的美味“催化剂”;炒菜煲汤,最后淋上点儿芝麻油,是点睛之笔。而在秋干气燥的时节,民间认为食用芝麻油还可以滋阴润燥。如何选购、食用和储存芝麻油,可以听听专家怎么说。 选购 察颜嗅味读标签...

获嘉县司法局到“三零”创建分包村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获嘉县司法局到“三零”创建分包村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日前,获嘉县司法局班子成员到“三零”创建分包村太山镇胡郑庄、程遇村、罗旗营村,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走访和安排部署。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该局制作疫情防控条幅,悬挂在村中醒目位置,向村民宣传防疫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做好科学防范,不聚会、...

国庆避人潮指南,躲进千年古村寨做村民

国庆避人潮指南,躲进千年古村寨做村民
最近在抖音上,你一定会刷到这个10w+点赞的视频,把古村寨的秋日演绎得惊艳无比。“又是一年丰收季,家家户户晒秋忙”的景象充满秋日丰收的快乐,看着都忍不住嘴角上扬啊!这个红遍了全网的地方其实就是婺源篁岭——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神仙村寨,每年秋天村民们都会捧出层层叠叠的簸箕,将红的辣椒,黄的皇菊,橙黄的...

中国版“摩洛哥”,不输土耳其,去一次就像出了趟国!

中国版“摩洛哥”,不输土耳其,去一次就像出了趟国!
在中国最西端,有一个令人向往的小众旅游地。这里有着媲美摩洛哥的老城,有堪比土耳其的清真寺和国际大巴扎,有世界十大险峻的公路之一……它就是不需要出国,就能说走就走的“异域国度”——新疆·喀什,一座色彩丰富的老城。俗话说: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一起去看看这个神秘的世外桃源之地吧!喀什,神秘之...

英国“学者”指控新疆“强迫劳动”,其本人竟和恐怖组织有联系?

英国“学者”指控新疆“强迫劳动”,其本人竟和恐怖组织有联系?
今年6月,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海伦娜·肯尼迪中心发布报告,称新疆聚氯乙烯(PVC)工厂存在“强迫劳动”,这是该大学两年内第四次炮制此类涉疆报告。新疆棉、光伏产业、聚氯乙烯......只要是新疆的优势产业,无一不被他们的报告攻击。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多方核查信源,实地走访新疆,发现报告背后竟是有组织、有导向的...

“感谢志愿者的辛苦付出 有你们在,我们感觉很安全”

“感谢志愿者的辛苦付出 有你们在,我们感觉很安全”
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小区志愿者们。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逸菲受访者供图小区突然被封控,近5000名业主生活如何保障?如何安全进行核酸检测?郑州高新区一封控小区内,业主们临时成立了一个志愿者小组,他们绞尽脑汁优化核酸检测和物资配送程序、认真完成日常生活的各种调度,还经常收获他人的理解和感动,“我们已经形成...

兰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力争实现“动态清零

兰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力争实现“动态清零
兰州市五泉街道核酸检测采样点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检测采样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冯乐凯3月23日,兰州市五泉街道核酸检测采样点,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检测采样。近期,兰州市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持续强化重点区域管控、加快核酸检测、提升流调摸排等工作,力争尽早尽快实现“动态清零”。兰州一处疫情防控管控...

为了卸载360 外国网友被安排了一套全家桶

为了卸载360 外国网友被安排了一套全家桶
前两天,推特上一位日本网友发的帖子,在国内火了。这事说来也挺搞笑,因为——他不会卸载 360 安全浏览器。说实话,这个弹窗中的卸载按钮,世超都找了半天。好在评论区里出现了懂汉语的老哥,提醒他选择「忍痛卸载」。师爷,您给翻译翻译,什么叫卸载 ▼但这位日本网友显然还是太年轻,接下来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好的,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