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旅游攻略

别骂旅游的人“瞎跑”,他们已经够惨了

发布时间:2022-08-09 14:29:51 作者:单栗 点击:223 【 字体:

三亚这波疫情,就像是给最近的旅游热踩了一脚急刹车。

明明之前新闻里还是“全世界都在xx”“xx酒店爆满一房难求”“xx地旅游订单增长300%。

如今再搜索旅游相关,关键词已经变成了退款、取消、滞留……

在路上的想尽办法回家,还没有来得及出门的人,也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过去这几个月,国内仿佛经历了一场短暂却声势浩大的“报复性出游”。

疫情形势向好、各地政策相对放松,再加上暑假带来的亲子需求,不仅让国内不少老牌旅游城市“重获新生”,还捧红了一大堆小众新兴景点。

看似一切都在恢复正常,直到计划重新被打乱——

让人突然意识到热闹只是表象,我们根本无法“想去哪儿旅游,就去哪儿旅游”。

01

出门玩一趟,

比西天取经还操心

最近有关各地疫情导致旅客滞留的新闻下面,有种声音显得特别刺耳:

“非要不负责任地出去玩,后果也该由自己承担。“

放在一年前,说不定还会有不少人赞同。

但现在只想说一句:“你没事儿吧? 现在谁旅游不是谨慎再谨慎? ”

6月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开始好转,各地政策也开始渐渐放开。

甚至有不少城市开始宣传自家景点,大有重振旅游业之意。

但即使是这样,游客们也很少会头脑发热,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今去隔壁省来个3日短途行,他们要操心的事情可能比曾经的出国游还多。

今年夏天,网上出现了不少有关“求长途游目的地推荐”的帖子。

很多人已经两三年没出过本市了,但挑选目的地时的第一标准不是风景好也不是配套完善,而是“哪儿比较不容易有阳性病例”。

新疆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成为年度国内最大网红景点,除了风景壮美外,“地广人稀、不易聚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后来因为游客实在太多,独库公路变“堵哭公路”,也是始料未及。

由于各地对待游客的政策,从标准到执行都有或大或小的不同。

是以中高风险地区为准还是以有没有病例为准?限制范围到街道、区还是市?对应的措施是什么?

旅行涉及到交通、住宿、门票等多个环节,大多数人在出发前 咨询的工作量往往比想象中大得多。

“火车站、高速入口、酒店的政策都得问一遍,生怕在哪个环节被卡住。”

而这,还不是游客们面对的最大难关。

众所周知,在疫情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现在没问题不代表之后也没问题。

而无论是考虑政策还是自身健康,没有谁真的就为出省玩几天,宁愿跟疫情硬碰硬。

于是很多人从付了机票钱那一刻,就从来没有停止暗暗祈祷: “xx地可千万挺住!”

作为当地人,看到这样的言论或许会觉得自私。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打工人来说,旅游本就是个需要预先支付成本的行为。

一方面是最近机票、酒店都呈现出了不同涨价趋势,很多人确实是“勒紧了裤腰带”去旅游。

万一出现不可抗的变数,就意味着前期付出的精力和金钱打水漂。

而比金钱更让打工人患得患失的,还有珍贵的年假

“公司要求必须要提前一个月打招呼,还不能随意取消。”

事实上,很多人为了所谓的“控制旅游风险”,已经付出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成本。

比如订酒店只敢选择能免费取消的,即使房费要贵上30%。

安排了六七天的中长途旅游,于是宁可多花几千块也要坐飞机,还得是全程直飞。

不是为了省时间和舒适度,只是因为“多经停一个地方,就多一点风险”。

就算已经结束平安到家,也会随时跟进后续情况。

尤其是最近旅游热潮中亲子游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对防疫的要求往往更为严格。

网上有位妈妈带着孩子去了趟澳门,结果回来一周后当地出现了疫情。

于是他们主动给街道社区和学校报备,反复解释道歉,甚至不敢跟朋友见面。

“万一万一真的有一点点事情,可能就会连累无数孩子。”

在种种的不确定性之下,旅游已经从解放身心的行为变成了一盘俄罗斯轮盘赌。

稍微搞不好,本就 伤痕累累的身心又会受到另一重创。

02

“旅游7天,

做核酸花了3天”

不过更让人感到百感交集的是,即使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也不见得会玩的开心。

假如你像我一样喜欢在网上看旅游贴子过眼瘾,就会发现今年有个很特别的现象——

有游客吐槽某景点管理混乱时,一定会有本地人,或是以前去过这个景点的人出来辩解,“我们这小地方从来没来过这么多人”。

或许是因为国内出行需求在短短几个月里,实在增长得太过迅猛。

于是景点无论大小,统统人挤人。

上个月,重庆一个溪降的视频给网友带来了极大视觉冲击。

一大群人挤在狭长的山谷间,头戴五颜六色的安全头盔,被戏称“彩虹糖”。

而前几天郑州方特度假区的七夕夜场,游客在门口高喊退票。

据说因为人数太多,一个项目要排两三个小时的队。

人多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一些原本不算热门旅游地的地方,都“被迫成了旅游城市”。

当地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水平跟不上,体验自然不会太好。

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很火的大连和威海,就被频频被吐槽打车难。

因为出租车的运力不足以承载陡增的游客数量,甚至出现了一些钻空子的黑车问题。

@海南摄影师-叁叁万

但对于北方城市来说,旅游旺季就这么几个月,不可能为此大幅增加出租车配置。

更何况,目前旅游业未来的走势尚且不算明朗。

大多数游客依然只能“抱着5分的期望,享受2分的服务”。

如果说上面这些,还是每个在旅游旺季出行的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那么现在大家还多了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那就是核酸 。

考虑到人员在跨省流动中的风险,游客需要做核酸的次数通常要比本地人更严格。

比如有机场要求48小时内核酸才能登机,多地要求到达后三天两检,否则会有变成黄码的危险。

但旅游跟平时上班不同,通常不会有非常准确的时间表。

再加上身在陌生城市,对当地的核酸点的运营时间、排队情况不了解,更是极大增加了不确定性。

@每天都想喝椰汁

对于游客来说,核酸结果会对他们的旅游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但他们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却又是更高的。

网上经常有人抱怨某某城市测核酸排队太凶,底下都会有很多本地人给他支招:哪个点位人少,哪个点位会开到24小时……

但这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其实是很难获取的信息。

更不要说很多地方因为已经很久没有病例,日常并没有太大的核酸检测需求。

你在地图上能搜索到的核酸点,可能已经被裁撤了。

有个看了让人挺不是滋味的例子是,一位年轻妈妈为了保证后续旅途的顺利去某医院做了核酸,一天后却没出结果。

她无法入住下一家酒店, 只能坐在街边给社区、医院打了几十个电话——

最后才发现是因为那家医院的核酸报告没联网。

03

旅游业快要“消化不良”了

当然,每次看到有人为旅游这么费劲周章,总是会有人半带嘲讽地丢出一句:

“不要出去,就没那么多事了。”

但客观来说,游客出行不只是满足自己对走出家门的渴望。

也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造就今年这波旅游热的因素除了政策松动外,各地的宣传也是功不可没。

比如从今年5月开始,三亚就开始到处推介旅游,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

鼓浪屿、北海……很多城市都在大力推荐当地景点。

经历了长达几年的冷清,不仅游客想出门想疯了,旅游业也迫切地想回血。

以前总觉得可以“再等等”,但行业所失去的东西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补得回来。

因为所需的人才、产业配套,在低迷的市场需求之下并非只是保持原状,而是在“退步”。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大理。

最近看到各种大理被挤爆、房间价格飞涨的帖子时,我一度非常吃惊。

因为印象中这根本不是什么“配套跟不上的新兴网红”,而是商业化程度非常高的旅游城市。

多年前,就有很多外地开发商和个体户来到洱海边,打造出了有名的网红民宿。

但因为极度依赖旅游业,大理在这几年所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民宿老板赚不到钱,干脆改行做了房产中介、卖普洱茶。

更多人想办法把民宿脱手,离开大理。

同样在萎缩的,还有导游行业。

济南一位资深导游表示,疫情以来身边已经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同行改行。

更尴尬的是,最近两年旅游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更倾向于选择其他行业,目前还在工作的导游主要是“70后”“80后”。

而他本人原本已是旅行社的管理人员,但因为最近旅游需求暴涨,不得不暂时重回一线。

哪怕是需求相对比较稳定的酒店,也出现了“业务退步”的迹象。

某旅游城市的五星级酒店被吐槽“前台挤满客人,房间水龙头漏水还没人修理。”

网上有相关从业人员表示,因为入住需求激增,酒店无论是人员培训还是人员数量上都明显跟不上。

“天天连轴转,根本忙不过来。”

明明游客和从业者都在努力做好。

但在复杂的形势下、急迫的心情下,依然造成了双方都不甚满意的尴尬结果。

不过,就算游客再怎么抱怨人挤人,旅游业再怎么手忙脚乱——

大家恐怕很快就会怀念这段日子。

因为随着多地疫情形势又重新变得复杂,这波旅游潮终究还是踩了刹车。

从8月4日开始,三亚绝大部分景点都已经暂停营业,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而北海7月中旬出现疫情后,几天内涠洲岛旅游区各大酒店、民宿累计退房退款1200余万元。

在社交网络上,你能看见那些前不久还兴致勃勃的出行计划一个个被取消。

大家终于都“呆在家里了”。

只是不知道属于旅游业的下一个春天,何时还会再来呢?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长城的“老爷车”性能强过宝马i3,圆梦要卖30万元起,选谁更好?

长城的“老爷车”性能强过宝马i3,圆梦要卖30万元起,选谁更好?
在年轻化造车理念被广泛认可的当下,不管是运动风、科技感、极简风都是当下流行的热潮,但是WEY圆梦反其道行之,复古风的中型SUV可谓相当大胆,也引起一片热议。为啥这么说呢?像之前的欧拉好猫,或者是欧拉其它几款即将预售的“猫”产品,虽然也走的是复古风路线,但多数定义为小型车或紧凑级车,这主要是定位比较低价格也...

有车没车都注意 新交规将4月1日起执行

有车没车都注意 新交规将4月1日起执行
公安部新制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2个部门规章将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新制修订的部门规章对公安部近年来已推出的交管改革措施予以固化,推进改革成果制度化、法治化,并回应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再推出6项便民利企新措施。其中:4项便利驾考领证新措施4月1日起正式...

9-45岁可用!九价HPV疫苗扩龄了

9-45岁可用!九价HPV疫苗扩龄了
8月30日,跨国药企默沙东宣布其九价HPV疫苗,即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的新适应证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适用人群将拓展至9-45岁适龄女性。而在此前,九价HPV疫苗在我国仅被批准用于16-26岁的女性。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接种HPV疫苗、做宫颈癌筛查、对感染病毒患者的及时管理和诊...

来看看世界最轻鼠标 仅23克 几乎是AirPods一半

来看看世界最轻鼠标 仅23克 几乎是AirPods一半
苹果第三代AirPods的耳机重量为4.28克,充电仓重量为37.91克,总共大概在42克,相信大家对这个重量都有所感知,而你相信一款鼠标的重量竟然只有其一半吗?近日,德国外设公司Zaunkoenig制造了一款仅有23克的鼠标M2K,之所以如此之轻源于外壳采用了中空碳纤维,与传统碳纤维材料相比有更轻的重量,但强度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健康宝可同步疫苗“不适应接种”标识 去哪里申请?多久能申到?

健康宝可同步疫苗“不适应接种”标识 去哪里申请?多久能申到?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记者今日获悉,北京健康宝已增加“不适宜接种”标识。有医务人员告知,应当在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相关的诊断,然后在接种点由医生进行判断或上报,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能够反馈。北京防控部门相关负责人日前对媒体表示,市民出示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即可正常出入公共场所。接种点可评估是否属禁忌症北京健康...

“纸盒狗”风靡高校 年轻人热爱生活的一种注脚

“纸盒狗”风靡高校 年轻人热爱生活的一种注脚
【“纸盒狗”风靡高校】近期,一种手工制作的“纸盒狗”在高校风靡一时。这种用废纸盒、小零件以及画笔涂鸦凑成的小玩意,被大学生们赋予了或可爱、或呆萌、或威风的独特气质。一些学生把“狗”拴在宿舍门口,甚至有人牵着“纸盒狗”在超市、操场等地“遛狗”,并与同样“遛狗”的同学聊天。“纸盒狗”无形中成了一种“谈资...

2022 骑行火爆到“堵车”了

2022 骑行火爆到“堵车”了
“欢迎回到20世纪。”在看到城区里密密麻麻的骑行队伍时,有网友感叹道。自行车不是新鲜玩意,不如露营、飞盘、桨板、陆冲板这样新兴的户外项目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但在当下的时间节点,骑自行车这个古老的出行方式,或称运动方式,开始展露出新的面孔。骑车的人越来越多,骑的车越来越好看,骑车也不仅仅是代步和运动,还要...

获嘉县司法局坚持“四步走”引领党建高质量发展

获嘉县司法局坚持“四步走”引领党建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获嘉县司法局在县委组织部、县直党委的有力指导下,始终坚持担当作为,创新实干,精准实施“四步走”战略,不断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一、强化学习,锤炼党组织生命力该局党支部始终注重在思想上培根铸魂,每周二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

车主注意!油价或迎年内第八涨,92号汽油折合升价约涨0.20元

车主注意!油价或迎年内第八涨,92号汽油折合升价约涨0.20元
中新经纬5月16日电 (付健青)今天(16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综合机构预测,本轮成品油价将上调,或为年内第八次上涨。本轮计价周期内,美油(WTI)曾跌落至100美元下方。但随着美国4月CPI、PPI数据公布,近40年高点的通胀压力致美股接连承压,叠加俄乌冲突影响持续,国际原油连续大涨。截至北京时间1...

新冠感染者居家用什么药?成人治疗用药指南一览

新冠感染者居家用什么药?成人治疗用药指南一览
新冠感染者居家用什么药?1.症见发热、恶风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清肺排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等。2.症见咽痛明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