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旅游攻略

别骂旅游的人“瞎跑”,他们已经够惨了

发布时间:2022-08-09 14:29:51 作者:单栗 点击:236 【 字体:

三亚这波疫情,就像是给最近的旅游热踩了一脚急刹车。

明明之前新闻里还是“全世界都在xx”“xx酒店爆满一房难求”“xx地旅游订单增长300%。

如今再搜索旅游相关,关键词已经变成了退款、取消、滞留……

在路上的想尽办法回家,还没有来得及出门的人,也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过去这几个月,国内仿佛经历了一场短暂却声势浩大的“报复性出游”。

疫情形势向好、各地政策相对放松,再加上暑假带来的亲子需求,不仅让国内不少老牌旅游城市“重获新生”,还捧红了一大堆小众新兴景点。

看似一切都在恢复正常,直到计划重新被打乱——

让人突然意识到热闹只是表象,我们根本无法“想去哪儿旅游,就去哪儿旅游”。

01

出门玩一趟,

比西天取经还操心

最近有关各地疫情导致旅客滞留的新闻下面,有种声音显得特别刺耳:

“非要不负责任地出去玩,后果也该由自己承担。“

放在一年前,说不定还会有不少人赞同。

但现在只想说一句:“你没事儿吧? 现在谁旅游不是谨慎再谨慎? ”

6月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开始好转,各地政策也开始渐渐放开。

甚至有不少城市开始宣传自家景点,大有重振旅游业之意。

但即使是这样,游客们也很少会头脑发热,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今去隔壁省来个3日短途行,他们要操心的事情可能比曾经的出国游还多。

今年夏天,网上出现了不少有关“求长途游目的地推荐”的帖子。

很多人已经两三年没出过本市了,但挑选目的地时的第一标准不是风景好也不是配套完善,而是“哪儿比较不容易有阳性病例”。

新疆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成为年度国内最大网红景点,除了风景壮美外,“地广人稀、不易聚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后来因为游客实在太多,独库公路变“堵哭公路”,也是始料未及。

由于各地对待游客的政策,从标准到执行都有或大或小的不同。

是以中高风险地区为准还是以有没有病例为准?限制范围到街道、区还是市?对应的措施是什么?

旅行涉及到交通、住宿、门票等多个环节,大多数人在出发前 咨询的工作量往往比想象中大得多。

“火车站、高速入口、酒店的政策都得问一遍,生怕在哪个环节被卡住。”

而这,还不是游客们面对的最大难关。

众所周知,在疫情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现在没问题不代表之后也没问题。

而无论是考虑政策还是自身健康,没有谁真的就为出省玩几天,宁愿跟疫情硬碰硬。

于是很多人从付了机票钱那一刻,就从来没有停止暗暗祈祷: “xx地可千万挺住!”

作为当地人,看到这样的言论或许会觉得自私。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打工人来说,旅游本就是个需要预先支付成本的行为。

一方面是最近机票、酒店都呈现出了不同涨价趋势,很多人确实是“勒紧了裤腰带”去旅游。

万一出现不可抗的变数,就意味着前期付出的精力和金钱打水漂。

而比金钱更让打工人患得患失的,还有珍贵的年假

“公司要求必须要提前一个月打招呼,还不能随意取消。”

事实上,很多人为了所谓的“控制旅游风险”,已经付出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成本。

比如订酒店只敢选择能免费取消的,即使房费要贵上30%。

安排了六七天的中长途旅游,于是宁可多花几千块也要坐飞机,还得是全程直飞。

不是为了省时间和舒适度,只是因为“多经停一个地方,就多一点风险”。

就算已经结束平安到家,也会随时跟进后续情况。

尤其是最近旅游热潮中亲子游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对防疫的要求往往更为严格。

网上有位妈妈带着孩子去了趟澳门,结果回来一周后当地出现了疫情。

于是他们主动给街道社区和学校报备,反复解释道歉,甚至不敢跟朋友见面。

“万一万一真的有一点点事情,可能就会连累无数孩子。”

在种种的不确定性之下,旅游已经从解放身心的行为变成了一盘俄罗斯轮盘赌。

稍微搞不好,本就 伤痕累累的身心又会受到另一重创。

02

“旅游7天,

做核酸花了3天”

不过更让人感到百感交集的是,即使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也不见得会玩的开心。

假如你像我一样喜欢在网上看旅游贴子过眼瘾,就会发现今年有个很特别的现象——

有游客吐槽某景点管理混乱时,一定会有本地人,或是以前去过这个景点的人出来辩解,“我们这小地方从来没来过这么多人”。

或许是因为国内出行需求在短短几个月里,实在增长得太过迅猛。

于是景点无论大小,统统人挤人。

上个月,重庆一个溪降的视频给网友带来了极大视觉冲击。

一大群人挤在狭长的山谷间,头戴五颜六色的安全头盔,被戏称“彩虹糖”。

而前几天郑州方特度假区的七夕夜场,游客在门口高喊退票。

据说因为人数太多,一个项目要排两三个小时的队。

人多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一些原本不算热门旅游地的地方,都“被迫成了旅游城市”。

当地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水平跟不上,体验自然不会太好。

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很火的大连和威海,就被频频被吐槽打车难。

因为出租车的运力不足以承载陡增的游客数量,甚至出现了一些钻空子的黑车问题。

@海南摄影师-叁叁万

但对于北方城市来说,旅游旺季就这么几个月,不可能为此大幅增加出租车配置。

更何况,目前旅游业未来的走势尚且不算明朗。

大多数游客依然只能“抱着5分的期望,享受2分的服务”。

如果说上面这些,还是每个在旅游旺季出行的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那么现在大家还多了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那就是核酸 。

考虑到人员在跨省流动中的风险,游客需要做核酸的次数通常要比本地人更严格。

比如有机场要求48小时内核酸才能登机,多地要求到达后三天两检,否则会有变成黄码的危险。

但旅游跟平时上班不同,通常不会有非常准确的时间表。

再加上身在陌生城市,对当地的核酸点的运营时间、排队情况不了解,更是极大增加了不确定性。

@每天都想喝椰汁

对于游客来说,核酸结果会对他们的旅游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但他们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却又是更高的。

网上经常有人抱怨某某城市测核酸排队太凶,底下都会有很多本地人给他支招:哪个点位人少,哪个点位会开到24小时……

但这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其实是很难获取的信息。

更不要说很多地方因为已经很久没有病例,日常并没有太大的核酸检测需求。

你在地图上能搜索到的核酸点,可能已经被裁撤了。

有个看了让人挺不是滋味的例子是,一位年轻妈妈为了保证后续旅途的顺利去某医院做了核酸,一天后却没出结果。

她无法入住下一家酒店, 只能坐在街边给社区、医院打了几十个电话——

最后才发现是因为那家医院的核酸报告没联网。

03

旅游业快要“消化不良”了

当然,每次看到有人为旅游这么费劲周章,总是会有人半带嘲讽地丢出一句:

“不要出去,就没那么多事了。”

但客观来说,游客出行不只是满足自己对走出家门的渴望。

也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造就今年这波旅游热的因素除了政策松动外,各地的宣传也是功不可没。

比如从今年5月开始,三亚就开始到处推介旅游,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

鼓浪屿、北海……很多城市都在大力推荐当地景点。

经历了长达几年的冷清,不仅游客想出门想疯了,旅游业也迫切地想回血。

以前总觉得可以“再等等”,但行业所失去的东西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补得回来。

因为所需的人才、产业配套,在低迷的市场需求之下并非只是保持原状,而是在“退步”。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大理。

最近看到各种大理被挤爆、房间价格飞涨的帖子时,我一度非常吃惊。

因为印象中这根本不是什么“配套跟不上的新兴网红”,而是商业化程度非常高的旅游城市。

多年前,就有很多外地开发商和个体户来到洱海边,打造出了有名的网红民宿。

但因为极度依赖旅游业,大理在这几年所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民宿老板赚不到钱,干脆改行做了房产中介、卖普洱茶。

更多人想办法把民宿脱手,离开大理。

同样在萎缩的,还有导游行业。

济南一位资深导游表示,疫情以来身边已经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同行改行。

更尴尬的是,最近两年旅游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更倾向于选择其他行业,目前还在工作的导游主要是“70后”“80后”。

而他本人原本已是旅行社的管理人员,但因为最近旅游需求暴涨,不得不暂时重回一线。

哪怕是需求相对比较稳定的酒店,也出现了“业务退步”的迹象。

某旅游城市的五星级酒店被吐槽“前台挤满客人,房间水龙头漏水还没人修理。”

网上有相关从业人员表示,因为入住需求激增,酒店无论是人员培训还是人员数量上都明显跟不上。

“天天连轴转,根本忙不过来。”

明明游客和从业者都在努力做好。

但在复杂的形势下、急迫的心情下,依然造成了双方都不甚满意的尴尬结果。

不过,就算游客再怎么抱怨人挤人,旅游业再怎么手忙脚乱——

大家恐怕很快就会怀念这段日子。

因为随着多地疫情形势又重新变得复杂,这波旅游潮终究还是踩了刹车。

从8月4日开始,三亚绝大部分景点都已经暂停营业,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而北海7月中旬出现疫情后,几天内涠洲岛旅游区各大酒店、民宿累计退房退款1200余万元。

在社交网络上,你能看见那些前不久还兴致勃勃的出行计划一个个被取消。

大家终于都“呆在家里了”。

只是不知道属于旅游业的下一个春天,何时还会再来呢?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不忘初心履行援助职责 用心用情守护公平正义

不忘初心履行援助职责 用心用情守护公平正义
“多谢获嘉县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的暖心服务,让我们一家走出困境,重燃生活希望”。11月13日,获嘉县某小区老人李某芳在接到援助中心回访电话时感激地说。事情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8月28日,获嘉县援助中心的窗口前,一位手握破旧手提袋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步履蹒跚的走过来,眼神中满是焦虑和无助。援助中心主任樊慧立刻...

蓝天应急救援勇士张煜坤:公益救援 书写无悔青春

蓝天应急救援勇士张煜坤:公益救援 书写无悔青春
在巩义,有这样一支蓝天应急救援队,他们身穿蓝衣、头戴蓝帽,在城市中穿梭着、忙碌着。危难时,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群众最需要时,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作为巩义蓝天应急救援队的发起人和队长,张煜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张煜坤,今年27岁,凭着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他多年来在“救援”的路上从未停步,先后成立了巩...

广东一男子大排档门口抡铁锅砸两女子 警方:正在调查中

广东一男子大排档门口抡铁锅砸两女子 警方:正在调查中
8月1日,有网友发帖称,当日凌晨,广东云浮罗定市一大排档门口,一名男子竟然抡铁锅砸两名女子。1日下午,罗定市罗城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对此案进行侦查处理。一段现场视频显示,一家大排档门前,有客人在吃宵夜。一名女子倒在地上,另外一名女子试图去扶她。一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单手提着一口铁锅,向两名女子砸去,站着...

周纪伟对于“卢有忠”的精彩演绎

周纪伟对于“卢有忠”的精彩演绎
内地新锐型男演员周纪伟曾在《遍地狼烟》、《新天龙八部》中有出色表现,并与管虎、吴子牛、王晶、张绍林等多位知名导演有过合作,且都得到了较高评价,是个低调、踏实、勤奋型的硬汉派演员。日前周纪伟获邀加盟由谭俏导演执导,芦芳生主演的抗日年代大戏《最后的战士》,饰演大反派“卢有忠”,是剧中的一大亮点。《...

两协会:演员片酬等劳务收入不得用现金支付

两协会:演员片酬等劳务收入不得用现金支付
5月7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制定的《演员聘用合同示范文本(试行)》首次发布,使用说明中指出“片酬等劳务收入,不得使用现金方式支付,不得以股权、房产、珠宝、字画、收藏品等变相支付报酬形式隐匿收入,严格区分个人收入和工作室经营所得、公司收入。演员聘用合同书应列明演员经纪...

基金女主播真人与海报“判若两人” 公司回应称怀孕所致

基金女主播真人与海报“判若两人” 公司回应称怀孕所致
21日晚间,两张“格林基金直播对比图”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图片显示,直播宣传图中的两位女主播,与直播现场的两位女主播,容貌差异巨大。有投资者喊“受到了欺骗”,更有网友调侃:一个是买之前的基金,一个是买之后的基金。22日,格林基金回应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主播容貌和海报有出入是因为怀孕导致。直播宣传海报与直播现...

生态环境部:坚持“依法治污”发挥法规标准保障作用

生态环境部:坚持“依法治污”发挥法规标准保障作用
2020年6月30日上午10点,生态环境部召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副所长王海燕介绍生态环境...

连续17场小组赛保持不败,巴西队创世界杯新纪录

连续17场小组赛保持不败,巴西队创世界杯新纪录
北京时间29日凌晨,2022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继续进行。在G组中,凭借卡塞米罗的进球,巴西队1:0战胜瑞士队,取得两连胜。继卫冕冠军法国队后,五星巴西成为本届第二支确定晋级淘汰赛的球队。数据显示,包括本场比赛在内,巴西队已连续17场世界杯小组赛保持不败,创造历史。...

国庆假期后油价或再次下调,92号汽油有望重返“7元时代”

国庆假期后油价或再次下调,92号汽油有望重返“7元时代”
10月10日24时,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经历了国庆长假,10月10日24时,国家发改委将开启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在此前的“第七跌”之后,这一次国内油价或将继续下调。受国庆节假期影响,国内成品油调价停更,新一轮油价调整统计依然保留在第七个工作日的数据。据卓创资讯测算,截至9月30日第七个工作日,国内参...

高中生3小时吃4片止痛药 被确诊急性肾衰竭

高中生3小时吃4片止痛药 被确诊急性肾衰竭
“家长很后悔,本来怕带孩子来医院看病会影响学习,就直接拿了常用药给孩子服用,结果却酿出了祸端。”宁波市第一医院肾内科戴丽丽护士长告诉记者,该科室近期先后收治了3个学生,都因为口服了常用药导致严重的肾脏损伤。4片止痛药后高三小伙确诊为急性肾衰竭小南(化名)是名高三学生,已进入复习备考的关键阶段。他一边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