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健康医疗

最新研究:犯错是孩子大脑生长的最佳时机

发布时间:2022-07-15 09:23:35 作者:单栗 点击:468 【 字体:

最新研究结果揭示,父母的负面语言常常是孩子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乔·博勒数十年深度研究学习规律,找到了打开孩子高效学习底层逻辑的钥匙。

她认为只有打破大脑固化论等陈旧观念,给孩子充分犯错和纠错机会,鼓励孩子多维度地思考问题……才能真正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

请大家先思考这3个问题:

第一,你有没有被人说过,不是做什么的料?

第二,你有没有自己觉得,不是某块料的时候?

第三,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某块料?

某块料,可以是任何科目:学习某科目的料,数学、语文、英语;学艺术的料,绘画、雕塑、音乐;搞体育的料,跑步、游泳、体操……

当父母说出这种话,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呢?

很多人都认为,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取决于孩子的智商。最新的研究成果告诉你,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往往由父母的负面语言造成。

如果你迷信各种神奇、大补知识的超纲课,一边期待孩子今后学业有成,一边又因为孩子跟不上难度、不会做题而批评孩子:脑子慢、不是这块料,这可能对孩子造成灾难性打击——不仅仅影响学业,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和幸福。

你相信吗?

《学习天性》一书中,作者就从脑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如果我们在孩子的学习中,给孩子做了“他不擅长某个领域”的定论,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并且,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出问题,同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如何帮助孩子激发学习的天性,发挥更大的潜力。

问题一:

“这个孩子不是学这科的料”

图片

解决的钥匙:破除大脑固化论,我们的大脑是可变的,学习可以促进神经重塑。

当我们说“这个孩子不是学这科的料”的时候,我们是在说什么?

我们是在用固有思维来评判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当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没有那么“聪明”,接受某项知识没有那么快,在某个科目总是犯错等等,我们会用经验做出判断:这个孩子或许在这方面没有天分,他不适合这个学科/领域,所以就出现了他不是“学数学的那块料”“学英语的那块料”“学艺术的那块料”……

这种有关学习潜能的负面信息,有的孩子会被直接告知,有些孩子会被间接传达,比如经常产生的挫败感或是来自家长的抱怨等等,这种负面认知一旦根深蒂固,孩子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焦虑。

对学科产生焦虑的后果是,一碰到这门学科,大脑中的恐惧中枢就被激活,问题解决中枢的活动就会减少,就会变得更加不擅长这门学科。

我们应该打破这种固有观念,打破大脑固化论,没有什么所谓的天赋,每个人在学习的时候,大脑的神经通路就会生成、增强或连接。

不能给孩子贴标签,不能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大脑最重要的特质是具有适应性以及改变和生长的潜能。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促进神经重塑,研究人员发现,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有三种生长方式:

第一,生成新的神经通路,新生的通路细小而脆弱,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变得越发强壮;

第二,原本毫不连接的两个通路会形成新连接;

第三,现有的神经通路会增强。

图片

谁也不是天生就具有学习某门学科的大脑,每个人在通过学习来开发所需要的大脑神经通路。

给孩子贴上“不擅长”“不聪明”的标签是有害的,还有一种我们会忽略的标签“聪明”“天才”也是有害的。比如被贴上了“天才”标签的孩子,他们往往感觉自己拥有天赋,一旦学习吃力,就会认为自己天赋耗尽,他们会想办法隐藏自己,不露出任何学习吃力的样子,否则会害怕被认为没有天赋。

这种标签同样是“大脑固化论”的体现,没有人的大脑是固定不变的。即使人们公认的天才——爱因斯坦、莫扎特、牛顿,也不是天才,他们的成功也都源自超常的勤奋和努力。

我们要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大家都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东西固定不变,不管是所谓天赋还是缺陷。

划重点:不要给孩子的学习能力设限,没有人不适合数学、科学、艺术、英语等任何学科。要知道神经学和医学都证明:大脑是处于持续的生长和变化之中的。给大脑设限只会让孩子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早早放弃,我们要做的是树立正确的观念,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大脑及学习的潜能。

问题二:

“这个孩子总是做错题,学起来太吃力”

图片

解决的钥匙:学习吃力正是大脑生长的过程,犯错是大脑生长的最佳时机。

在应试体制下,我们都在追求做对题、少犯错甚至不犯错,因为犯错就会被扣分,甚至会受到责罚,所以,大多数孩子对犯错会有负面反应,会产生自责、难过,其实不仅是孩子,我们成年人在职场中、生活中也都被这样的观念束缚——“必须永远正确,不犯任何错误”。

但是,科学家却用研究告诉我们:犯错才是大脑生长的最佳时机。这是怎么一回事?

人们每次犯错,大脑神经元突触都会被激活,表明大脑在生长。神经学家们做了一项研究,让参与者做题,同时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控参与者的大脑活动,然后观察参与者答对和答错题时大脑扫描的结果。

他们发现,大脑在答错题时比答对时更为活跃,表明神经通路得到了增强和生长。神经科学家们都认为,犯错有助于增强大脑神经通路。

掌握这一点对看待孩子的学习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孩子做题答题的正确率,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给孩子提供更多同类型、缺乏挑战性的习题,孩子做对大多数习题,他们就会受到激励,但是问题在于,做对习题,并不利于训练大脑。

大脑要获得成长,孩子必须做有挑战性的习题,做那些处于其理解力边缘的习题。同时,我们还要给孩子提供鼓励犯错、看重犯错价值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不怕犯错,鼓励犯错,他们面对挑战和难题时才不会感到畏惧。

在他们不畏惧犯错、努力解决处于他们理解力边缘难题的时候,他们会不断犯错、纠错,继续努力和犯错,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动自己去突破难题,会加速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大脑的活跃度会非常高,神经通路的发展也会特别迅速。

比如,有时候课堂上老师会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或者是“延伸”孩子的答案,甚至是故意“曲解”,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独立思考,逼迫他们挑战自己的理解力,深入思考。

如果我们认为孩子总是犯错或者学习吃力,就说明孩子学得不够好,其实可以换个角度看待,建立高效神经回路的最佳方式,是“激活它,犯错,再激活”。犯错和努力纠错恰恰是帮助孩子知识掌握更进一步或提升能力。

图片

爱因斯坦就是容许自己犯错,拥有高效学习法的人,他说过:从未犯错的人,肯定也从未尝试新的东西。不是因为我聪明,我只是和问题相处的时间更久。我并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是拥有激情和好奇心。机会蕴藏在困难之中。

划重点:学习过程中,愿意直面困难、愿意犯错,可以促进神经通路连接,从而促进和提高学习。神经学和高成就人士行为研究均表明,犯错和吃苦具有积极的作用。孩子犯错时不要责难,鼓励犯错,引导纠错,打造对错误包容的氛围。

问题三:

“大量的练习就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图片

解决的钥匙:多维度的学习方式,才能解锁潜能。

有时候,家长们常常陷入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的困境,我们只跟孩子强调努力,不传授方式方法,我们只强调孩子要多做练习,却不知道重复、僵化的练习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思维。

多维度地思考问题,神经通路和学习就会达到最佳状态。

神经学家们对大脑交互网络进行了研究,他们重点研究了大脑解决数学题的工作机制。他们发现,即使是最简单像“5+8=?”这样的算术题,竟然也需要五个不同的脑区参与。

神经学家们还发现,不同脑区如果相互连通,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如果我们借助两种以上的学习方式,并连通相应的脑区,就会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

被视为“天才”的爱因斯坦,就很擅长将自己的想法视觉化。他说,他所有的想法都是视觉化的,然后才努力将视觉化的想法转变为文字和符号。

在他那个没有现代的工具和技术的年代,他通过自己的思考推测出相互围绕、旋转的黑洞会造成时空涟漪。他的这个推测直到100年后才被证明。爱因斯坦能有这样卓越的成就,和他的执着、勤奋以及擅用视觉化学习法不无关系。

我们帮助孩子的学习能力提升,也应该充分调动孩子多维度的思考能力,促进大脑连通。

我们拿数学题来举例,看下面这张图,上图是我们常见的习题练习形式,下面的图则是我们更提倡的方式。上图和下图的区别是什么,上图调动的是最简单的学习模式,主要启用的数字模式,而下图则利用了图像、图形,甚至可以是颜色、编码、运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不同维度的学习方式。

这种做题方法被叫作“钻石纸片”,题目写在纸片的中央,四个象限内可以写出不同的解法。一个问题只对应一个答案、一种解法,是很难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的。

图片

多维度学习法可用于所有学科的学习,比如研究一部小说,可以通过阅读分析它的结构、主题,还可以采用更多的方法:找到相同主题的视频、自己录制配音或视频、创作漫画小说、制作PPT、绘画或雕塑模型……

这种多模式的思维,可以帮助孩子多角度地理解学科内容,同时可以为大脑的生长和连通创造机会。神经学家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知识,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呈现想法,大脑的不同区域就会连通。

划重点:学习新知识需要不同的神经通路,如注意力、记忆、推理、联系、视觉化。多角度思考新知识,以此激发所有的神经通路,大脑的功能就会增强,学习效果会更佳。

问题四:“这个孩子脑子不够快,

思维敏捷才能学得好”

图片

解决的钥匙:思维速度不是思维能力的衡量标准。创造性和灵活性,才是衡量学习效果的关键。

无论我们在孩子身上,还是在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中,都受到过类似的困扰:谁谁谁脑子不够快,学起来比较吃力。

大家更看重脑子转得快、思维敏捷的孩子的学习能力,认为思维敏捷代表了聪明,预示着可以学得好。

我们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这样判断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思维敏捷更容易跟学得好挂上钩。尤其是学校还会经常有限时答题的测试,看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是能又快又准地答数学题。

快真的意味着好吗?

首先,这种基于速度的数学活动,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如果孩子在重压之下无法快速准确给出答案,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一辈子讨厌数学和科学。

再者,数学并不是一门需要速度的学科。有些思维强大的数学家对数字和数学的其他方面的思维速度并不快,他们不是快速地思考,他们思考的速度慢,但很深入。

世界著名数学家洛朗·施瓦茨曾写了一本自传,讲述自己上学期间曾因为思考速度慢而觉得自己笨的经历,他说“我需要时间才能理解东西,因为这样我才能理解透彻。”他还说“速度与智力没有必然的确切联系。重要的是,深度理解知识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才是体现智力的地方。思维速度的快慢,与智力真的毫不相关。”

学习速度快,可能会增强现有神经通路的连接,但这种连接“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会逆转。人们通常认为,学习速度的快慢可以体现孩子的潜能差异,但真正的差异在于大脑活动,速度慢、深度的大脑活动尤为重要。研究表明,长远来看,学习更吃苦、速度更慢的人,成就会越大。有时候,慢才是快。

划重点:不必纠结于思维的敏捷性,所有的学科,都会受益于思维的深度和灵活性。追求速度,方法僵化,不会让孩子走得更远,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才能解锁更多潜能。

结语

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方法和错误的假设,以多种形式束缚学习的潜能。比如大脑固化论,犯错无能论,思维敏捷论等,我们只有抛弃这些错误的观念,才可以促使孩子发生深刻的、有创造性的变化。

就像《学习天性》作者所说的,扔掉了这些有害的观念,不仅可以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还会赋予他们更多的力量,对他们将来面对生活的困难、人生的选择时,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甚至,不仅是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也有同样的启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疑再关北京、上海、天津,每日优鲜全面撤退?

疑再关北京、上海、天津,每日优鲜全面撤退?
陷入泥潭的每日优鲜(MF.US)似乎最后的大本营也不保了。7月27日晚十一时左右,燃财经打开每日优鲜APP看到,首页贴出了“服务变更通知”,显示为,“配送时间:最快次日送达。配送范围:全国均可配送。”同时,在分类页,粮油调味、酒水饮料、乳品烘焙等品类前置,而水果、蔬菜、肉蛋已经后置,并无即时送达的生鲜商品可选。...

“中医堂”里真的有神医?它可能只是个按摩店

“中医堂”里真的有神医?它可能只是个按摩店
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助理赵晓琳按摩、推拿、拔罐……当工作“压力山大”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很多人会选择找家养生会馆来缓解不适,然而在此过程中不仅容易出现安全风险,还有乱象暗藏其中,比如使用“中医堂”“中医会馆”等字眼,将没有行医资质的人员包装为“业内资深人士”“华佗再世”等,误导消费者。案例一 按摩店竟挂...

获嘉县司法局集中学习市纪委公开通报三起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

获嘉县司法局集中学习市纪委公开通报三起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强化警示教育,持之以恒推动作风纪律大整顿建设,3月23日,获嘉县司法局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市纪委公开通报三起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此次学习以“微腐败”案例中的危害性为切入点,剖析了案例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让每一名干警认识到“微腐败”无处不在,...

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近镜头丨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2016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恰是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看到一家正在打糍粑,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加入。“这个糍粑就这么打?”“打多久?”习近平问道。“拿糯米蒸完之后放在这里面来打,打12分钟左右。”在场...

现代全新“小号伊兰特”曝光!年内即将亮相,尺寸再度升级

现代全新“小号伊兰特”曝光!年内即将亮相,尺寸再度升级
近日获取了一组现代全新Verna(国内对应车型为悦纳)的谍照图,该款车型在2016年在国内首次亮相,并命名为悦纳,后来由于某些原因推出了中国市场。据悉,新车将在外观以及配置上进行升级,并且有望在今年年底亮相,新车整体造型酷似“小号伊兰特”。外观上,现代全新悦纳整体设计更加年轻,车身线条更加的流畅,并换装全新造...

获嘉县司法局集中学习《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获嘉县司法局集中学习《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的部署要求,切实提高公平竞争审查的意识和能力水平,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提质增效,日前,获嘉县司法局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专题学习(以下简称《条例》)。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涛主持会议,全体干部共计50余人参加。《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于2024...

住建部:大众对国营食堂的猜测有误会,怎么理解国营食堂?

住建部:大众对国营食堂的猜测有误会,怎么理解国营食堂?
【住建部:大众对国营食堂的猜测有误会】近日,大众对于“国营食堂”的讨论和猜测,成了一个舆论热点。这些议论的源头主要是两份文件,其中一份文件是住建部和民政部发布的,另一份是河北省卫健委等单位发布的。记者分别采访了两份文件的发布单位,并得到了相关官员的解释。结果显示,公众对这两份文件中“建设食堂”的表述均...

《阿凡达2》救市扑街,影院苦等下一根“救命稻草”

《阿凡达2》救市扑街,影院苦等下一根“救命稻草”
《阿凡达2》(《阿凡达:水之道》)宣布定档时,电影院经理陈希所在的影院上下都颇为激动,大家以为沉寂一年的电影院终于迎来复苏的曙光。于是他们电影院上下全部“严阵以待”,十分重视这部“救市”之作的上映。调试设备,花费几千元对CINITY特效厅的设备进行专门地维护,积极准备各个传播渠道的预热宣传,提前备好充足...

“慢病管理第一股”一个月蒸发逾46亿元 智云健康靠啥续命?

“慢病管理第一股”一个月蒸发逾46亿元 智云健康靠啥续命?
21.45元港币。这是8月5日港股收盘时智云健康的股价。被视为“慢病管理第一股”的智云健康于7月6日登录港交所,当时的认购价为30.5元港币/股。上市当天,智云健康迎来其市值顶峰30.7元港币/股,但随后毫无意外地收获了破发,此后便是一路下跌。在今年,未盈利医疗健康企业上市破发几乎成为“常态”,但智云健康还是在“常态”...

江苏出台广告代言监管指南 以“种草”变相发布广告被禁

江苏出台广告代言监管指南 以“种草”变相发布广告被禁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出台《商业广告代言行为监管执法指南》,对11种具体情形明确了是否属于广告代言行为,并将以“种草(网络流行语,指推荐好货诱人购买)”等形式变相发布商业广告,导致消费者不能辨明其为广告并被欺骗、误导的代言行为列入负面清单。《指南》确认了7种情形为商业广告代言行为,排除了4种。构成商业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