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增长失速反思:发展工业更须因地制宜
发布时间:2023-05-27 09:47:47 作者:键指财经 点击:525 【 字体:大 中 小 】
近两三年,工业大省位次调整,我们这个省的工业经济由全国第五滑到全国第六,被沿海的福建超越(其中的食品工业,由2018年的全国第二滑落到目前全国第五,福建也赶超了我们);而且,当排名第一、第二的江苏、广东都以接近1万亿的绝对增加值发展时,我们的年增加量却只有1000亿。还有,各省份今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个省份中24增7降,我们这里下降7.3%,全国垫底;扩展到1~4月,全省工业整体增速下降0.3%,是四个负增长省份之一。这是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说明我们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出了一些问题。
所以发展工业,应立足实际一步步打基础、起高楼,“因时所需”或许更要让步于“因地制宜”。
撰文 | 01/
一些工业龙头的资产证券化,出了问题
放到全国层面,我们身边出现几家公司退市的情况,其实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近期有个统计,排除重组后再上市和新三板退市企业,A股沪深两市自开市以来累计退市企业数量为166家,其中,2020~2022年退市企业数量分别为18、19和43家,此3年是A股开市以来退市企业最多的年份。相较之下,河南有几家“坏孩子”被清理出A股队伍,所占数量和比例并不算太大。
即便如此,我们为什么对此还会怀有一定程度的惊讶和惋惜?二在于新增一家难度比较大,退一家就少一家,远不如沿海一些省区扩容速度那么快; 第三条才是值得我们深为忧虑的——“拼经济”,归根到底拼的是产业和企业,缺乏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新兴项目和发展后劲,可怎么行?
一组统计数据是,河南全省规上工业企业2.2万余家,数量只有广东的1/3、江苏和浙江的2/5、山东的2/3。2022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河南只有24家,不足浙江和山东的1/3,排名全国第6。
这说明,即便立足省域,我们能拿出来比拼的大企业、好项目,还是比较少。
02/
河南工业,确需“换道领跑”
资本市场某种程度上是总体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数量、市值多与工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挂钩,这些话,已属常识。
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三年,工业大省位次调整,我们这个省的工业经济由全国第五滑到全国第六,已被沿海的福建超越(如下表);而且,当排名第一、第二的江苏、广东都以接近1万亿的绝对增加值发展时,我们的年增加量却只有1000亿。
03/
发展工业,“因时所需”
更须让步于“因地制宜”
比如食品行业,2022年,河南食品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4%,为五大主导产业之首;增长5.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3.3%。但放到全国,河南食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收,已从2018年的全国第二降到2021年、2022年的全国第五,陆续被四川、广东、福建超越。仔细梳理,像科迪食品、雏鹰农牧、华英农业、众品食业这样众多规模型企业的“龙头斩”,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近两年,河南食品产业陆续开辟了预制菜、休闲食品、酸辣粉这样的新赛道,蜜雪冰城、锅圈、千位央厨这样的新型经营主体也在不断涌现,但由于传统的白酒、奶业、面业等优势产业一直萎靡不振,所以,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就无法与山东、广东、福建等省份相比。
再比如我们具有比较优势的超硬材料产业,10几年前,就不断有各种政策建议希望加强对该行业的引导、扶持力度,但有关方面认为这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竞争性的行业,在产业政策上难以提供更多的具体支持。到了近几年,随着豫金刚石等行业龙头接连暴雷,有关方面认识到其独特地位和行业价值,开始以各种市场化、法制化方式躬身入局,虽有“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之嫌,但毕竟是一种积极作为。力量钻石、惠丰钻石、国机精工、富耐克、飞孟等一大批金刚石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河南作为全球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夯实,其发展潜力开始逐步呈现。
也许,面对河南工业经济的V型或U型反转,我们需要的仅是时间?
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引导和培育,河南省工业领域已出现不少竞争力都很出众的优势产业、大型企业。
五大战略性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较快,2022年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6个百分点,黄河信产、中科曙光、超聚变等计算终端生产项目成为新生巨头;装备制造业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五位,客车和盾构装备产业规模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农机装备和矿山装备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日趋完备,全省现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600余家,年产整车超过55万辆,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已形成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配套设备的完备产业链;河南新材料产业也起步较早,目前已打造出超硬材料、高温耐火材料、尼龙新材料等数个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中新型耐火材料产业居全国首位,超硬材料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八成以上;河南食品产业的总量自2006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肉类、果蔬和面粉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产业,包括河南一直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医药、疫苗、能源化工等其他产业,以及正在推进的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卫星、软件、集成电路等新型数字前沿产业,未来将是诞生更多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温床”。
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应该看到差距尽快迎头赶上,以“大工业”的发展理念和布局来统筹经济工作。无论是传统工业,还是“大工业”,都将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


“阳康”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你的信息正在成为黑客窃取的“盘中餐”


谁在为综艺嘉宾“换头”?


文艺片流媒体平台MUBI拿下《五恶魔》等戛纳影片发行权


国美被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回应…


“北大女生遭PUA后自杀”案不公开审理 将择期宣判


台积电变“美积电”?美国在“掏空”台芯片业


中国多地本轮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各地开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疫情反复剧本杀行业又迎寒冬?济南店家开启自救模式


获嘉县司法局党组召开2022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