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前沿科技

生命真的来自外太空?科学家在小行星上发现氨基酸,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08 09:14:17 作者:单栗 点击:181 【 字体: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3日12时22分,日本的隼鸟二号探测器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搭乘H-2A运载火箭升空,它的目的地是一颗小行星——龙宫(Ryugu)。

“龙宫”是一颗C型(碳质)岩石小行星,直径不到1000米,近日点约为0.963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合1.5亿公里,即日地距离),远日点约为1.415个天文单位,属于典型的阿波罗小行星。

科学家们认为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不仅携带着太阳系早期历史的秘密,甚至可能解答人类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些问题。所以,日本决定利用这个探测器前去采集这颗小行星的岩石样本,准备带回地球进行研究。

2020年12月6日,隼鸟二号将装有大约5.4克的小行星龙宫岩石样本投放到了澳大利亚南部的沙漠,并运回日本进行科研。

经过大约2年的研究,日本方面最近公布了一项重大的发现。来自东京大学、广岛大学等高校的8支研究团队在对小行星龙宫的样本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了超过20种氨基酸!在此之前,还有科学家在其岩石样本中发现了水和有机物,可以说,小行星龙宫和生命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实,这已经不是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宇宙中发现氨基酸的踪迹了。

2020年10月,印度西孟加拉邦Midnapore学院物理系的博士研究学者Arijit Manna发表论文称,他们通过对金星的观测,发现了这里的氨基酸。就在这项发现之前的一个月,还有科学家宣布在金星发现了磷化氢,并称之为人类最接近发现地外生命的一次成果。因此,当时金星上发现氨基酸的新闻,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不过,那个时候发现的氨基酸是通过地基望远镜的观测和光谱分析发现的,并且当时的论文还没有得到同行评审和更多的验证观测,无法100%确定金星上有氨基酸。而这一次日本科学家的发现,可以说是实实在在地通过岩石样本的化学检测证实了太空中氨基酸的存在,意义非凡。

我们知道,氨基酸是生命体内的重要物质,它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大量不同的氨基酸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可以完成生命体重要的生理活动。可以说,没有氨基酸或者蛋白质,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体。

不过,从逻辑上讲,氨基酸是碳基生命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单纯地发现氨基酸,不能证明地球以外有生命。

难道这一次的发现,就没有那么重要吗?当然不是。氨基酸的发现,至少提高了地球以外的世界出现生命的可能,也让我们对一些已知的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

氨基酸是地球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虽然有氨基酸不能证明一定有生命存在,但如果没有氨基酸,那么地球上就不会出现今天这么多的生物。它和其他的物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基础。

1953年的时候,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模拟早期地球的环境,给由水、甲烷、氨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施加模拟闪电的能量。结果,研究人员合成了许多复杂的有机物,包括甘氨酸这样的氨基酸。也就是说,地球上的有机物可能是通过无机物和一系列特殊的化学反应来形成。

有一些科学家更加激进,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是从外太空来的,通过小行星撞击地球传播到这里,然后生根发芽,变成了这个繁荣的生命世界,这就是所谓的有生源说。有生源说拥有一批信奉者,但也遭受了很多的质疑。

有一种不那么激进的说法,那就是尽管生命不是直接从外太空来的,但构成生命的各种元素可能来自于宇宙。有人认为,地球曾经经历过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表面温度非常高,以至于地球上的氨基酸都被破坏了。一直等到外太空的氨基酸随着陨石坠入地球,才重新让地球有了孕育生命的基础。如今小行星龙宫的样本中发现了氨基酸,为这种说法提供了证据。

尽管目前人类只在地球上发现了生命,但那些被认为是孕育生命的基础物质,在宇宙中似乎是随处可见的。以液态水为例,太阳系内就有大量的天体拥有,甚至很多天体的水资源储量比地球还要大。这些水环境中,也都有可能存在着生命,科学家们也对这些天体非常好奇。

除了水之外,有机物也不是地球特有的。甚至在宇宙深处,还可能存在着酒精等物质。如今在小行星上又有氨基酸被发现,或许宇宙中真的到处都有这些重要的生命物质。那么,会不会宇宙中也有其他天体集合了所有的基础物质,最终孕育生命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心里都抱有肯定的看法。甚至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在年初的时候也说,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

不只是龙宫小行星,太阳系内的大量小行星都蕴藏着巨大的秘密。它们普遍保留着太阳系最原始的模样,记录着太阳系最早期的历史,因此世界各国也都非常重视对小行星的探测。

根据计划,我国也将展开对小行星的探测任务,并且有望在2024年发射。探测的目标暂时确定为2016 HO3,又叫做469219 Kamooalewa,我国的探测器将会对这颗小行星进行采样,带回地球,随后再对一颗彗星进行探测。

到那个时候,我国科学家也会取得许多重大的科学进展。厉害了,中国航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大干30天!郑州宣战“烂尾楼”:领导分包、完不成通报批评

大干30天!郑州宣战“烂尾楼”:领导分包、完不成通报批评
9月7日,据大河报报道,郑州市于近日印发了《郑州市“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保交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10月6日前,实现郑州全市所有停工问题楼盘项目全面持续实质性复工,并提出五方面具体实施方案。另外,通知还提出,各开发区、区县(市)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带头,亲自分包1-2个重大停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明年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并提出“六个更好统筹”——“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此次会议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获嘉县司法局党组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获嘉县司法局党组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1月16日,获嘉县司法局党组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涛主持会议并讲话。派驻纪检组组长朱建华到会指导并作点评。为开好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司法局党组聚焦主题深化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全面梳理问题,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刻查摆剖析,作了充分思想准...

九价HPV疫苗扩龄背后,依据何在?效用如何?多久能打?

九价HPV疫苗扩龄背后,依据何在?效用如何?多久能打?
国家药监局网站在8月30日发布公告,默沙东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下称九价HPV疫苗)适应症得以扩展,HPV九价疫苗扩龄至9-45岁,此前适用年龄为16-26岁。而这意味着,我国二价、四价、九价三种价型HPV疫苗接种范围均扩展至9-45岁女性。扩龄后的九价HPV疫苗是否已经拉开了预约接种的序幕?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

林俊杰方发声明:敬请停止一切的造谣传谣等非法行为

林俊杰方发声明:敬请停止一切的造谣传谣等非法行为
6月1日凌晨,林俊杰方发声明辟谣:“关于网上无端影射,本公司重申,若有人掌握林俊杰先生涉及违法犯罪的证据,敬请务必向有关部门检举,本公司与林俊杰先生必将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否则,请勿占用公共资源、破坏网络秩序,敬请停止一切的造谣、传谣等非法行为,共同维护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31日晚,台湾狗仔葛斯齐在直播...

这个“法外之城”,也许是文艺青年浓度最高的地方

这个“法外之城”,也许是文艺青年浓度最高的地方
“丹吉尔是个神秘的城市。当你解开神秘的时候,就是你该离开的时候了。”邮轮驶过丹吉尔港。/图虫创意古希腊神话里,大力神海格力斯(Hercules)将阿特拉斯山脉一分为二,开辟出直布罗陀海峡,由此形成的巨岩和大山伫立在海峡两岸,被称为“海格力斯之柱”。传说中,海格力斯之柱就代表世界的尽头。鸟瞰直布罗陀海峡。根据柏...

降糖注射剂被炒作成“减肥针”,价格翻倍

降糖注射剂被炒作成“减肥针”,价格翻倍
“一针就不饿了,满满的饱腹感”,“用完一支,掉了5斤”,“医护人员自己也在用”……近期,国内社交平台频现“减肥针”的分享。一种叫做司美格鲁肽的降糖注射剂,正在被私下转卖,作为减肥药使用。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的原研产品。2021年4月在国内上市,当年12月被纳入医保,目前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仅为2型糖尿病。但上市...

名字最像村的省会,谁说它土?

名字最像村的省会,谁说它土?
提到北方省会城市,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西安、郑州、沈阳。但却有一个城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名字听起来就很像“村”,时常被忽视。想必你们也猜到是谁了——石家庄。石家庄低调到几次上热搜都要借本土乐队“万能青年旅店”的光。地处京畿宝地的它,免不了被光芒遮盖。但其实石家庄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罢了。它底蕴深厚,一...

选运动轿跑认准它就够了 试驾体验长安UNI-V 2.0T

选运动轿跑认准它就够了 试驾体验长安UNI-V 2.0T
说到长安UNI系列想必很多人应该都非常熟悉,推出的长安UNI-T和UNI-K,在当下汽车市场中都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和用户口碑。而为了进一步扩充UNI系列在轿车领域的空白,在今年3月,UNI系列推出了旗下第三款量产车型——长安UNI-V。作为UNI系列的首款轿车,长安UNI-V主要面向追求年轻、个性、运动的消费人群。此前UNI-V率先上市...

“90后”返乡创业青年:一根网线连接小城和世界

“90后”返乡创业青年:一根网线连接小城和世界
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向祁连山脚。正值销售旺季,陈俊璋起了个大早,策划销售方案、对接项目、安排发货……他忙得不可开交,却也乐此不疲。陈俊璋(右三)组织员工开会商讨新一周的工作安排。新华社记者文静摄32岁的陈俊璋家住祁连山下的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从小生活在这里,他渴望走出大山,于是上大学时选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