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旅游攻略

香港封关第三年,再见罗湖

发布时间:2022-06-27 09:33:52 作者:单栗 点击:277 【 字体:

深圳疫情反复。

从福田、罗湖,到龙岗、南山一波又一波。

短暂的平静,再次起了涟漪。

半个月前,阿杰特意去了一次 罗湖口岸,

拍下这张照片。

尽管,他视为疫情之下的「常态」。

可镜头里,

三两行人如陌路,望向紧闭的口岸。

这份清冷、寂寥,还是不免让人有些感慨。

6个月前,有人爆料,看见清洁阿姨在搞清洁。

没多久,

罗湖口岸即将通关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让不少人兴奋了一把。

只是,最终深圳人没有等来恢复通关,

却等来了彻底说“再见”。

5月份,深圳发布了罗湖口岸改造招标公告。

意味着,深圳人熟悉的「旧」罗湖口岸,要告别了。

期待它重新开放,但又不免唏嘘,

为这个有百年历史的口岸,也为这个见证了无数人深漂第一站的地方。

于是, 我们 从罗湖口岸开始,

重走了一遍罗湖,

也重走了一遍 属于深圳的,和我们的青春。

还记得第一次过关吗?

曾经,罗湖口岸 是深圳最热闹、拥挤的地方。

| 这场面,在罗湖通过关的小伙伴,应该都深有体会吧。图源@深圳大事件

作为连接香港与内地的“第一口岸”,深圳最早口岸,

也是曾经上个世纪新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南大门”。

日均23万人,累积20亿人次,从这条小小口岸往往返返。

有人为求学,有人做代购,有人为了养家糊口。

还有的人,为了追最新款的电子产品,或只为买两罐便宜实惠的奶粉、化妆品,

又或是,为了买药……

疫情第三年,

也是深圳与香港之间,这个最繁忙通关关口关闭的第三年。

这里从未如此萧条、黯淡过。

得知罗湖口岸要重新改造后,

阿杰第一时间想到,不如去拍拍它吧。

到达口岸的那天上午,深圳刚刚下过一场暴雨。

地面的积水,映照着眼前这栋熟悉的,红白相间的建筑。

这栋联检大楼,是过关的必经之地。

几个拖着行李箱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来,匆匆越过。

就像这里的故事,匆匆翻页。

罗湖口岸,位于深圳东南部,

是改革开放前深圳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之一。

与之一河之隔,对面就是香港小山脉。

口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7年,九龙海关的建立。

当时,一条深圳河,两岸深圳与香港,由一座木桥连接着。

直到1906年,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了罗湖铁路桥。

木桥时代才过去。

迎来钢筋水泥时代。

| 罗湖口岸双层人桥开通

又过了将近一个世纪,1986年,12层高的联检大楼竣工后,

罗湖口岸的标志,才正式立起来。

且一直沿用至今。

见证了整个深圳“小渔村”的崛起,深圳速度的巨变,和这座城市的传奇。

深圳改革开放后,因为优越地理位置,罗湖口岸成为香饽饽。

90年代的盛况,堪比春运。

遇到排队不顺畅,队伍延续到了广场外,黑压压的全是人。

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每验放一名旅客,就要在入境文件上盖章。

铁质印章敲在木制办公桌上,大厅里充斥着盖章声,

「像放鞭炮一样」

「等通关等上6个小时都是正常的」

这样的说法,毫不夸张。

还因为,罗湖口岸并非24小时通关,

有人为了第二天顺利过关,拎着大包小包在大楼门口的广场的席地而睡。

| 图源 @深圳新闻广播

在上个世纪就追赶时代的深圳人,或许还能讲出一个“情廊”的故事。

所谓“情廊”是一条从罗湖火车站到罗湖口岸1号门之间的长廊。

每日各类人群聚集到这里。

有的摆个小摊,贩卖些小玩意儿,香烟、水果、季节性食品等等;

有的是等待亲人、朋友、丈夫从香港过关而来。

久而久之,因为太多妻子在这里翘首以盼,等待丈夫归来,激动地拥抱、哭泣,诉说思念之情。

“情廊”流传开来。

纵然“情廊”在后来的建设中,不复存在。

但每一代人过关的记忆,却大都从这里开始。

疫情之前,还在深圳念大学的静雯,每半年都有一项固定流程。

去香港为父母买奶粉、斧标驱风油(巨大罐、绿色包装的)。

从学校坐地铁罗宝线,到终点站罗湖。

出了地铁,往前走进入罗湖口岸,排队一个多小时过关。

| 疫情其间的通道 图源@静雯

久而久之,静雯摸索出了一条时间规律。

「只要在9点之前,赶到口岸,过关的时间可以缩短一半。」

她说,大概是因为很多人从广州、东莞出发,

如果他们早上7点多出门,那么到罗湖,差不多一个半小时。

也正因为赶个早,静雯还能在过关时,见到一群从深圳到香港上学的幼儿园小学生。

一般十来个小朋友,三两个老师带队,小小人儿排着队走绿色通道。

有时候返程时,又能再次遇到他们放学回家。

父母早早等候关口外。

从前去香港, 是日常,也是生活。

还记得第一个麦当劳叔叔吗?

距离罗湖口岸不到两公里的 东门老街,

同样是罗湖一个时代的泪。

在深圳将近10年的阿杰,关于它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只记得上一次来这里,为了给当时的女朋友买包。

那场面和心情,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和当下此情此景,形成强烈的记忆对决。

当时的东门老街,几乎汇聚着罗湖所有的高光。

作为深圳最早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也是全国十大步行街之一。

老一辈深圳人、第一批深漂、以及最年轻深二代对于深圳的记忆和认知,都在这儿。

「没去过东门,不算来过深圳」

「没在东门迷过路、谈过恋爱、砍过价,不算有过深圳青春」

10多年前流行的话,至今还在耳边。

| 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就在东门老街。这里是一代人认识汉堡的起点。

当飘洋过海的麦当劳叔叔,高高坐在屋顶,

而我们望着金拱门发呆;

当第一张大头贴开始流行;

当深圳剧院、人民电影院,中西合流的美食街,时兴的服装,在老街门庭若市;

这里有着深圳起步腾飞时,最初的繁华盛景。

年轻的男孩、女孩们,乌泱泱地一片又一片。

欢笑和活力,挥洒在老街。

先去吃个汉堡吧,然后淹没在各个档口的烟火里。

第一次学会砍价,达成100元砍到30元的小成就。

拎着战利品,拐过喊着大减价的服饰店,没入美食街。

那会儿,重庆小面、铁板烧、钵仔糕、长沙臭豆腐、串串儿、酸辣粉、牛肉丸、小丸子……

就已经撑起了老街的美食江湖。

多少人,在这里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又有多少人,在深圳的时代浪潮里,

历经一轮轮大浪淘沙。

再次回到东门老街,

它变了,又好像没变。

老街地铁站紧闭,诺大的广场上空荡寂寥。

标志性骑楼、剧院、青铜浮雕的“东门墟市图”、思文书院,还留存着老街的文化韵脚。

而那个穿梭在小档口,第一次学会砍价的姑娘长大后,也不再有那份冲动和欣喜。

潮流已过,过时的服饰和饰品,让老街似乎就这样停留在了岁月里。

当阿杰把整条街走了一遍。

他说这儿没怎么变,变的是「我们」。

路过大白兔主题店,路过怀旧零食店,路过一家纹身店,路过一家美发店,路过小商品批发商场,路过几家仅有的30元2件服装店、潮鞋箱包、小饰品店……

最后啊,我花了15元,买了一个鸡翅包饭。

曾经从早逛到半夜的老街,

如今走走停停,花了不到一个小时。

离开时,对面的文和友镶嵌在一栋老楼里,五彩斑斓。

在路口开了多年小卖部的小哥说,

疫情后啊,老街就冷清了。

三年了,他也习惯了。

在深圳,无可替代的罗湖

纵然罗湖口岸和东门老街,都不复往日光景。

纵然那些年过关、逛街的记忆,已经远去。

但对于老一辈深圳人来说, 是 财富和高楼 塑造了 罗湖 。

而罗湖,造就了最早的深圳。

在罗湖,有很多以”深圳“为前缀的地标。

如深圳火车站、深圳中学、深圳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等。

它是 深圳崛起的第一颗“春笋”

在1985年,就以“三天一层”的盖楼效率,创造了“深圳速度”;

1991年,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实现了很多人一夜暴富的神话;

5年后,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也在这横空出世。

深圳顶豪的故事,也从罗湖起步。

作为曾经香港冒险家的乐园,

八九十年代,这里造就和聚集了中国第一批新贵。

深圳本土第一代富豪,最珍爱的银湖别墅区,就位于半山腰。

凡尔赛式风格, 欧陆建筑,宫廷式院落。

这里的隐秘和恢弘,俯瞰着香港和罗湖之间的人潮涌动。

来来往往,光影交错。

排队赶早,去罗湖口岸到香港的人 那个时候,应该不会想到,

随着罗湖的沉寂和冷却,银湖别墅群,也一并失去了它傲视群山人海的优势。

如今罗湖,已被南山、福田后来者居上。

曾经诞生在这、生长在这的深交所,几年前也搬到了福田。

有人说,罗湖老了。

就像百年口岸的突然沉寂,

罗湖和深圳的割裂感,似乎越来越强。

但只要在深圳待过一定年头的人,

对罗湖都有难以磨灭的情怀。

不管是已经消失的友谊城,还是沧桑的儿童公园,抑或是工人文化宫前的无人码头;

不管是罗湖口岸,还是东门老街,抑或是金光华广场、万象城、喜荟城……

几步一景,从100元两条裙子,到流光溢彩的CBD,

罗湖书写了深圳最早的潮流生态。

生活在罗湖,是幸福的。

一半山,一半城。

到梧桐山小住一阵,

就会知道罗湖的另外一面,是「入世脱俗」。

在深圳市口岸公布的计划里,强调了重在研究新选址,创新查验模式。

并计划将香港东铁线接入口岸。

意味着未来,乘坐铁路,从罗湖便可直达港岛。

罗湖口岸重建,是「告别」,也是「新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考焦虑”成“中考焦虑”?普职分流焦虑咋缓解

“高考焦虑”成“中考焦虑”?普职分流焦虑咋缓解
近年来,社会性的教育焦虑愈演愈烈。随着“5∶5”式普职分流政策的提出,长期存在的教育焦虑也逐步表现为中考分流的升学焦虑。“取消普职分流”,一度成为“双减”后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教育话题。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取消普职分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只是将焦虑延后、拉长。普职分流重在分流,而不是淘汰,这是多元培养机制带...

最新研究:犯错是孩子大脑生长的最佳时机

最新研究:犯错是孩子大脑生长的最佳时机
最新研究结果揭示,父母的负面语言常常是孩子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乔·博勒数十年深度研究学习规律,找到了打开孩子高效学习底层逻辑的钥匙。她认为只有打破大脑固化论等陈旧观念,给孩子充分犯错和纠错机会,鼓励孩子多维度地思考问题……才能真正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请大家先思考这3个问题:...

“茶叶第一股”来了?澜沧古茶转战港股,诸多问题悬而未决

“茶叶第一股”来了?澜沧古茶转战港股,诸多问题悬而未决
核心提示:1.2019-2021年,澜沧古茶的存货分别为4.14亿元、4.7亿元、6.36亿元,2020-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13.54%、35.15%,当期澜沧古茶存货占其资产总值的比值分别为53.95%、51.98%、53.22%。存货占用较多可流动资金,增加与存货有关的各项开支,影响整体利润。2.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澜沧古茶的第一大客户与第二大客...

谢哲海无罪!曾被判故意杀人罪服刑22年,河南高院再审改判

谢哲海无罪!曾被判故意杀人罪服刑22年,河南高院再审改判
原标题:谢哲海无罪!曾被判故意杀人罪服刑22年,河南高院再审改判谢哲海。11月30日,广受舆论关注的河南谢哲海故意杀人案再审判决落槌,河南省高级人民院改判谢哲海无罪。判决书显示,河南高院再审认为,本案缺少认定原审被告人谢哲海故意杀人的客观证据,除谢哲海的有罪供述外,没有其他直接证据证明谢哲海实施了杀人行为,...

为了孩子好,我是该自己带娃还是请祖辈帮忙?

为了孩子好,我是该自己带娃还是请祖辈帮忙?
问题:我怀孕了,考虑是自己带还是找祖辈帮手。有人说,最好自己带,这样孩子跟妈妈亲,发展得也更好,也有人说,家里人多一点,妈妈会轻松一点,孩子会发展得更好。我很糊涂。回答:先恭喜你啊,要做妈妈了。怀孕期间考虑这个问题,是你为接下来的新生活积极做准备。到底是自己带还是请祖辈帮手,我觉得应该先去了解孩子小...

探索“五社联动”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

探索“五社联动”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
河南全媒体网讯2月22日,副省长孙运锋到漯河市调研城乡社区治理、社工站建设和社区养老等工作。孙运锋先后来到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社工站、光大汇晨康养中心、金牛社区和召陵区燕山路社区,实地查看社工站建设、养老服务中心运行、社区治理创新等情况,并与社区工作者、社工代表和康养中心负责人...

最后的AR创业 罗永浩融到3.5个亿 其实他早已找好退路

最后的AR创业 罗永浩融到3.5个亿 其实他早已找好退路
在我国,有不少大佬都是白手起家,通过创业一路走上人生颠覆。其中艰辛困苦,或许难以言表,但是成功之后,他们也获得了百倍千倍的回报。不过,也有不少人创业失败,最终再起不能。虽然各种故事和鸡汤中,总是不缺激励人们坚持不懈,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的名言名句。但是真的能够从一次次失败中重整旗鼓的,却都是凤毛麟角,...

我在字节做乙方:用日活评判企业软件 跟95后打行业

我在字节做乙方:用日活评判企业软件 跟95后打行业
原标题:我在字节做乙方作为一家典型的消费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在切入企业级业务时,不可避免地碰到了过往经验无法复制的苦恼。企业级业务是个苦活。与消费互联网坐在办公室里,靠算法和产品就把钱挣了不同,企业级业务要跑行业、下工厂,是十足的乙方,还不挣钱。文|石兆几年前,一批从事企业软件、云计算、行业数字化的...

《独行月球》回应“偷票房”传言 将对造谣者维权

《独行月球》回应“偷票房”传言 将对造谣者维权
8月16日,电影《独行月球》针对近日网络上突然出现的有关“《独行月球》偷票房”的言论发布声明。片方表示不会姑息和纵容恶意、随意造谣中伤的行为,并出具律师函进行维权:“剧组将采取法律手段,坚决维护一部电影应有的尊严和正常合法权益。”...

小学老师将收礼记录误发家长群 官方:已被停职

小学老师将收礼记录误发家长群 官方:已被停职
据“建湖e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建湖县教育局专项调查组9月23日发布情况通报,9月22日晚,网传建湖县向阳路小学一老师疑似收受学生家长钱物清单截图。县教育局立即成立专项调查组进驻该校。经初步核查,网传图片属实,当事人已被停职并接受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将对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我们将举一反三,严格加...
返回顶部